孩子沒有目標和動力怎么辦?“你又長大一歲,應該更懂事了”,這是父母的口頭禪。到了辭舊迎新的日子,人們開始憧憬和規(guī)劃未來的生活,希望能比過去的日子更好。但“新年新計劃”真的管用嗎?不幸的是,此計劃不太可靠。你還記得去年答應過什么嗎?或者是“目標”模糊,以至于可以以任何理由“蒙混過關”......
無效的計劃確實是無用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做計劃這個行為本身值得否定,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有目標的生活六要素
1.信仰:你的價值觀,你所認為的最重要、最有價值、最核心的存在。
2.理念:源于“信仰”的原始想法藍圖。
3.熱情:你渴望并驅使你行動的力量。
4.腳踏實地:具體可行的計劃,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使之更具可行性,提高效率。
5.深思熟慮:保持覺知。有遠見,經常檢查錯誤,分析和改正方案。一味蠻干會導致不可知的后果,最終影響你預期的結果,甚至帶來損失。
6.提升/發(fā)展/成長:不再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qū),任務需要具有挑戰(zhàn)性。太容易完成的任務會讓你感到無聊,失去動力。
我在追求什么?什么對于我而言最重要......這些問題可能從來沒有被考慮過,或者被考慮過,現(xiàn)在卻被遺忘了。尤其是成年以后,如果過著“循序漸進”的生活,你甚至可能忘記了當初選擇決定的初衷,如今只是在為生計奔波。雖然價值觀不會直接帶來好處,但重新考慮自己的“核心”是改變現(xiàn)狀的開始。
這里有一個小測試,你需要準備的是:幾張空白草稿紙,彩筆,黑色簽名筆。
第一步:回到“理念世界”,找到核心詞匯
1. 依靠你的第一感覺,寫下你認為對你很重要的詞匯。
2. 這些詞之間可能有某種聯(lián)系,應該用彩筆標出。
3. 漸漸地,你會找到幾個核心詞與數(shù)個詞存在某種聯(lián)系并圈出它們。
4. 你可以添加新詞匯并找出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5. 整張報紙看起來“凌亂”嗎?這只是個草圖!不要追求完整和“完美”,否則你會打斷你的思維,寸步難行。
6. 核心詞可以抄寫在另一張紙上,進行排序,甚至“不重要”的詞也可以暫時丟棄。
第二步:聯(lián)系現(xiàn)實,畫思維導圖
練習的第一步可以讓你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價值??吹郊埳蟻y七八糟的寫著文字和彩色線條,你是否感到困惑?畢竟,只是一些高度抽象化的詞,或來自“理念世界”。
這個練習的目的是在理念和現(xiàn)實之間建立聯(lián)系。你可以選擇一個核心詞作為中心主題,當然,你可以選擇所有的,主題是“有目標的生活”:
1. 準備一張白紙,在紙的中間繪制主題“有目標的生活”。不要太大,使用3種以上的顏色,使其具有足夠的視覺沖擊力。它可以是命中靶子中心的箭,也可以一個冥想的人......簡而言之,就是你對“目標”或“意義”的理解。
2. 為你的“核心詞”選擇一種顏色,并把它放在“主干分支”上。
3. 你會想到一些詞,甚至出現(xiàn)在練習1的清單中。毫無疑問,那些詞的確重要。在原來的主分支中添加次級分支,并填寫相關的詞匯。在這個練習中,我們強調的是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
4. 記住“關鍵詞”放在分支上,而不是短語或長句。
5. 加上圖形/標志/符號,有時“一畫抵得上千言萬語”,生動會讓你難忘。
6. 在途中找不到思路也是很常見的。你可以試著畫一些空白的分支,然后先處理其他部分。
7. 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同一個詞在你的思維導圖中出現(xiàn)過好幾次,你可以把它框起來,這確實值得考慮。
8. 如果關鍵字之間存在聯(lián)系,請用箭頭標記。
9. 繼續(xù)添加,看全局,直到你滿意為止。
10. 恭喜你完成練習,把它貼在你的房間里。備份電子版本,或隨身攜帶卡片。面對選擇時,你需要記住你最初的目標。保持覺知,當你做決定時,回顧一下你最初的目標,然后決定如何去做。
思維導圖只是發(fā)散思維的工具。思維導圖可以用來整理別人的想法、整理自己的想法、自我分析,甚至寫日記。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是全然專注于當下的一種體驗。
第三步: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無論計劃多么完善,制定過程中考慮多么周密,能否落到實處并堅持下去,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1. 覺知:意識到你當下的狀態(tài),尤其是在面對沖突和選擇時
把注意力轉向身體的反應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在做決定之前,試著放慢呼吸。生理狀態(tài)維持著當下的情緒,這使得某些想法或渴求具有說服力,甚至不可抗拒。調整呼吸可以改變它。
練習冥想是提高覺知的好方法。你可能會經常分心,意識到這點后,然后把注意力帶回最初專注的事物上。當你偏離目標時,突然意識到“這不對”,重新回到正軌。
2. 動機:新鮮感、挑戰(zhàn)、視覺化
誠然,快樂不會持久的。人性不滿足于當下,它驅使著人們不斷地尋求和擴張。當我們得到某種回報時,那種幸福只會持續(xù)一段時間,我們會逐漸適應,習慣,甚至厭倦。每天吃同樣的食物很厭膩的,你不可能每天都更換學校、配偶、工作等等。
a. 我們需要“新鮮”,做些改變。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通過擲骰子來分配任務。這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游戲,而不是你必須做的無聊的工作。
b. 挑戰(zhàn)自我,走出舒適區(qū)。重復你擅長的簡單的活動很無聊,增加難度也可以看作是“增加新鮮感”的方式。這需要循序漸進,太難的任務會引起焦慮。
c. 視覺化,想象一下當你達到目標時會是什么樣子,并沉浸在那種快樂中。然后想象自己正在享受所從事的活動,你如此專注以至于時間和空間不復存在。
3. 常規(guī):這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個詞讓人想起“無聊”、“規(guī)則”,甚至“懲罰”。這似乎是一個與新鮮感相反的概念,但事實并非如此。
常規(guī)意味著“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即每天“自然而然”做的事情不需要刻意去做。運動對身體和大腦都有好處!你可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鍛煉,但你的自由在于你可以選擇是有氧運動或力量訓練。如果沒有常規(guī),這項活動將被推到未來,或者以借口完全而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