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你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對人感興趣,有的孩子對物感興趣。對人感興趣的孩子,可能他的人際交往能力會發(fā)展得非常好,好像你不用開口說話,他就能知道你是否有情緒了。這些對人感興趣的孩子,他們喜歡觀察人,善于和人交流,并且建立交往關(guān)系。而對物感興趣的孩子,一回到幼兒園就一頭扎進教室里工作了,完全不受外面發(fā)生的一切影響。
但往往障礙是在哪里?比如說,你的孩子興趣點在物上,但是你想把他的興趣點變成在人上,或者變成你想要的那樣,然后就開始不斷地對他實施各種各樣的方式,那么這個孩子就在這種強烈的引導(dǎo)或者要求之中,他最終就會變得不是他自己的樣子了。
在深圳園有一個4歲多的孩子,每一次當我?guī)e人去參觀,經(jīng)過他們班門口的時候,他就說:“你好,請問你是來參觀的家長嗎?”
家長都被震驚了,說:“是?!?/p>
得到了肯定的回復(fù)后,他說:“請你過來,我給你介紹一下小紅帽班?!本o接著他又問道:“你的孩子呢?他愿意跟我做朋友嗎?”然后就輕輕地牽著來參觀孩子,說:“走,我?guī)憧匆幌陆淌依镉惺裁春猛娴?。?/p>
每次參觀到這里,家長們通常就說:“我入你們園呢!我入!你告訴我,我的孩子怎么能像他這樣?”老師們就經(jīng)常開玩笑,說我們園里有一個爭氣的娃。
這個孩子就是對人感興趣,他就是善于交往,喜歡去觀察人,并且對你的心理把握得不差毫厘,相當?shù)鼐珳省?/p>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次,他打了別人,看到老師過來了,他立刻就躺在地上,說:“老師,我剛才跟他發(fā)生了矛盾,我打了他,我也很難過。”他一哭、二鬧、三躺地,有的新老師來解決問題時就會說:“你是不是很難過?老師陪陪你。”一不留神就陪伴了40分鐘,在這之后,新老師也忘記了跟另外一個孩子解決問題了。
而有的孩子就是對物感興趣,他就是喜歡透過工作建構(gòu)自己。比如說,在教室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當你不存在似的,自己就在那里搭建積木。當他搭建積木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點困難,或者他沒有辦法做了,他會說:“老師你幫助我?!钡玫侥愕膸椭螅掷^續(xù)投入到工作里面。
孩子一定要基于興趣來選擇他的工作,才有機會形成專注的品質(zhì),最終讓孩子形成意志力。而成人要做的,就是要保護孩子的興趣,持續(xù)地支持他,并且不給他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