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學解釋)一般指自卑感。自卑感是一種不能自助的復雜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輕視自己,認為無法趕上別人。A.阿德勒對自卑感有特殊的解釋,稱其為自卑情結。他對于這個詞主要有兩種相聯(lián)系的用法:首先,自卑情結指以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能力或自己的環(huán)境和天賦不如別人的自卑觀念為核心的潛意識欲望、情感所組成的一種復雜心理。是驅(qū)使人成為優(yōu)越的力量,又是反復失敗的結果。自卑情感,可通過調(diào)整認識,增強信心和給予支持而消除。這種心理表現(xiàn)為對自己缺乏一種正確的認識,在交往中缺乏自信(主要因素),辦事無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一遇到有錯誤的事情就以為是自己不好。這樣導致他們失去交往的勇氣和信心。
心理學解釋
自卑,在心理學上特指由于與合理規(guī)定標準或其他刺激物比較有差距,而產(chǎn)生了評價差異,進而導致的主觀低落、悲傷等負面心理狀態(tài)。
所謂合理標準,是指人們習慣與自身比較的某個標準參考(如身高標準、成績分數(shù)線、顏值等),當人們自身條件不及此標準時,就會產(chǎn)生自卑情結。
所謂刺激物,是指人們比較自身的其他非標準參考對象(如某人學習優(yōu)異、事業(yè)有成等),當此對象表現(xiàn)良好時,并且自身條件與之形成落差,就會產(chǎn)生負面的自卑心態(tài)。
自卑是一種“比較——評價——刺激”連鎖機制所產(chǎn)生的結果,與此對應的有自滿、自信等心理狀態(tài)。
從某些方面來說,自卑的心理可以促使人們對自身的正確認識,加快對自身缺點的彌補,對自身的成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另一方面,自卑對人們的心理是有一定危害的,它的后果是還是負面反饋的表現(xiàn)之一,當人們希望通過榜樣或美好的事物來促使自身進步和努力時,由于比較的心理作用,人們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自卑情緒,反而會對這些事物產(chǎn)生排斥、厭惡的作用,不利于自身的進步。
學術研究
1910年,阿德勒把他理論的重點從真正的勝利自卑感轉(zhuǎn)向“主觀的自卑感”,或自卑感。這時的補償或過度補償都直接指向真實的或想象的自卑。在他建立理論的那個時期,他放棄生物學而轉(zhuǎn)向研究心理學,他認為任何引起自卑感的東西都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阿德勒指出,一切人在開始生活時候,都具有自卑感,因為兒童的生存都要完全依賴成年人。兒童與那些所依賴的強壯的成年人相比感到極其無能。這種虛弱、自卑的情感激起兒童追求力量的強烈愿望,從而克服自卑感。在阿德勒理論發(fā)展的時期,他強調(diào)攻擊和力量是克服自卑感的手段。
不幸的是,或者可能主要由于阿德勒創(chuàng)立理論時的文化條件背景,他把權力和力量與男性等同,把虛弱和自卑與女性等同起來。
“......任何不受禁令約束的攻擊、敏捷、能力、權力的形式,和任何勇敢、自由、侵犯、殘暴的特質(zhì)都可以看作是男性所具有的品質(zhì)。而一切束縛、缺陷、懦弱、屈從、窮困和那些相類似的特質(zhì)都可以看作女性品質(zhì)?!?阿德勒1910/1956,第47頁)
在阿德勒理論發(fā)展時期,在他看來,變成更有力量就意指為具有更多的男性品質(zhì),因此更少地帶有女性品質(zhì)。他把這種追求更多的男性品質(zhì)稱為男性反抗。既然男性和女性都為了克服自卑感而追求是自身變得更有力量,所以他們都企圖實現(xiàn)男性特征的文化思想。換句話說,男性和女性多致力與男性反抗。
自卑感是壞事嗎?阿德勒對此矢口否認。事實上,要成其為人就意味著感到自卑。這對于一切人都是共同的,所以,他并不是懦弱或者異常的現(xiàn)象。實際上,這種情感是隱藏在所有個人成就后面的主要動力。一個人由于感到自卑才推動他去完成某些事業(yè)。在某人獲得一項成就時候就能體驗到一種短暫的成功感,但是與別人獲得的成就相比較,有使他產(chǎn)生自卑感,這樣就又激起他去爭取更大的成就,由此反復有無止境。
正負面作用
盡管自卑感對所有積極的成長起著一種激勵作用,但是它們也會導致精神病癥。一個人能被自卑感弄得心灰意冷,以至達到萬念俱滅,百事皆休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自卑感是一種阻礙因素而不是以一種激勵因素對積極的現(xiàn)實發(fā)揮作用的。這樣的人被認為存有自卑情結。按照阿德勒的理論,一切人都會感受到自卑感,但是在一些人身上他會引起精神病癥,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卻產(chǎn)生了對成就的需求。
自卑的人通常都會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yōu)點相比,總是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價值,長此以往,就會產(chǎn)生一種悲觀厭世的情緒。因為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所以容易對生活失去希望,嚴重自卑的人甚至會有輕生的念頭。
自卑感是產(chǎn)生自我封閉心理的根源,而且是在青少年時代埋藏的禍根。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而老師又是學生的領路人和心目中的權威。因此,父母與教師對孩子的評價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貶抑性的評價:如“太笨”、“腦瓜不開竅”、“飯桶”、“蠢驢”等,都可能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她)產(chǎn)生自卑感。漸漸地蔓延、擴散,從而產(chǎn)生錯誤的心理定勢,引發(fā)出人際關系障礙和許多行為上的困擾,妨礙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這些活動的正常進行。這種病態(tài)心理如果不能及時而正確的治療,可能會危害終身。
價值根源
人對自身的狀態(tài)與素質(zhì)的認知構成了自我意識,人對自身價值特性的評價就構成了自我情感。人的自我評價雖然在其形式上是對某種具體特性(如相貌、身份、氣質(zhì)、特長、地位等)的自我評價,但在價值本質(zhì)上是對自身勞動能力及其發(fā)展前途的自我評價。由于人的勞動能力越強,其所有活動的價值率就越高,他的中值價值率就越高,那么他對于自己的評價就較高,自我情感的強度就越高,就會形成“自我感覺良好”,因此人對于勞動能力的自我評價歸根到底是對其中值價值率的自我評價。
人在進行自我評價時,必須首先選定一個參照物,通常選定某個最親近、最現(xiàn)實、具有最大利益相關性的他人或社會平均水平作為參照物,即把自身的中值價值率與他人(或社會一般人)的中值價值率進行比較,從而產(chǎn)生自我情感。兩者的差值越大,自我情感的強度就越高,因此一個人的自我情感的強度性在根本上取決于自我價值的強度性。
自我情感分為自卑感和自豪感兩種:當自己的中值價值率小于社會的中值價值率(或比較對象的中值價值率)時,人就會產(chǎn)生自卑感;當自己的中值價值率大于社會的中值價值率(或比較對象的中值價值率)時,人就會產(chǎn)生自豪感。自卑感的極端形式就是自暴自棄,自豪感的極端形式就是目空一切、不可一世,這些極端的自我情感容易使人產(chǎn)生極端的思想或極端的行為而走向毀滅。
價值功能
自卑感的客觀作用在于引導人主動地與他人進行合作,并自覺地服從他人的管理,虛心地聽從他人的建議或忠告,努力地學習他人的長處;自豪感的客觀作用在于引導人被動地等待或消極地應付與他人的合作,盡可能地要求他人服從自己的管理,千方百計地說服他人聽從自己的建議或忠告。
人只有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樹立正確的自我情感,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正確處理與他人的利益關系,才能迅速有效地發(fā)展自己的勞動能力。例如,人要想正確選擇在什么樣的生產(chǎn)領域或消費領域與什么樣的他人進行合作,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合作,在合作過程中是服從他人的管理,還是請求他人服從自己的管理,行為方式是以他人為楷模,還是以自己為楷模,等等,就必須充分正確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價值特性及勞動能力。由于自我情感是以他人或社會的中值價值率為參照物,人通常只有在正確地認識和評價他人之后,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即認識自己往往比認識他人更為復雜和困難,所以古人云:人貴有自知之明。
適當?shù)淖员案信c自豪感將有助于引導人正確處理與他人的利益關系,有利于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人應該善于以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與精神面貌正視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和所面臨的困難,客觀而準確地看待他人的能力、地位及財富,既不能因自己一時的幸運而狂妄自大,也不因自己一時的失敗而悲觀失望;既不能因為他人一時的落魄而低眼瞧人,也不能因為他人一時的得意而低三下四,應該使自己時刻保持不亢不卑、不驕不躁、平衡而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面貌,真正做到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相關解釋
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復雜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輕視自己,認為無法趕上別人。A.阿德勒對自卑感有特殊的解釋,稱其為自卑情結。他對于這個詞主要有兩種相聯(lián)系的用法:首先,自卑情結指以一個人認為自己或自己的環(huán)境不如別人的自卑觀念為核心的潛意識欲望、情感所組成的一種復雜心理。阿德勒認為一個人在心理功能方面的缺陷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補償。一個人最重要的動機是在集體中得到承認和有適當?shù)牡匚?。其次,自卑情結指一個人由于不能或不愿進行奮斗而形成的文飾作用。自卑情結是由嬰幼兒時期的無能狀態(tài)和對別人的依賴而引起的,所以對人有普遍意義。人試圖補償自卑感而真正地或想象地勝過他人。自卑感既是驅(qū)使人成為優(yōu)越的力量,又是反復失敗的結果。自卑情感,可通過調(diào)整認識,增強信心和給予支持而消除。
解決方法
自卑在心理學上,是指一種自我否定,主要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可以說這是一種性格的缺陷。主要的表現(xiàn)在于對自己的能力、品質(zhì)評價過低,還會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xiàn),如害羞、不安、內(nèi)疚、憂郁、失望等。
長時間的自卑,不但會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也會導致生理上出現(xiàn)亞健康狀態(tài),具體的危害在于會使人心理上情緒低沉,郁郁寡歡,常因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與人來往,只想與人疏遠,缺少朋友,顧影自憐,甚至自疚、自責;自卑的人,缺乏自信, 優(yōu)柔寡斷,毫無競爭意識,抓不到稍縱即逝的各種機會,享受不到成功的歡愉等。而在生理上會導致免疫系統(tǒng)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也隨之下降,從而使人的生理過程發(fā)生改變,出現(xiàn)各種病癥,如頭痛、乏力、焦慮、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
自卑并不可怕,只要你掌握了一些方法,那么完全可以克服你的自卑心理,讓你成為一個有自信的人,下面就帶你一起來看一看,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1.正確認識自己
學會從多角度看問題,全面辯證地看待和評價自己,不僅要如實地看到自己的短處,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長處,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處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處和過人之處。要多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樹立自信心。要用理性的態(tài)度面對失敗和挫折,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棄追求。善于挖掘自己的潛能、利用自身的特點,大膽嘗試,勇于拼搏。一個人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與他們進行正確的社會比較,才有助于肯定自己,才可能克服自卑感。
2.正確地歸因
不能因一次失敗,就認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這次失敗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3.自我鼓勵
當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應有勇氣,堅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體施行時,應考慮可能遇到的困難。這樣即使你失敗了,也會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了準備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導致心理失調(diào)。善于運用表揚與肯定的方法樹立自己的自信心。在工作、學習、思想方面的積極表現(xiàn)、正確做法和細微的進步,要采取一定的方式給予及時的、恰當?shù)脑u價和鼓勵,并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從而使自己受到鼓舞,增強自信心。在批評其缺點或錯誤時,也要適當?shù)目隙ㄆ浞e極因素,做到批評中有鼓勵。 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較敏感脆弱,經(jīng)不起挫折的打擊。因此應當注意,要善于自我滿足,知足常樂。在學習上,目標不要定得太高。適宜的目標,可以使你獲得成功,這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最好的激勵,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適當調(diào)整目標,爭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斷成功的激勵中,不斷增強自信心。
4.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
當遇到某些情況感到信心不足時,不妨運用語言暗示:“別人行,我也能行?!薄皠e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睆亩鰪娮约焊淖儸F(xiàn)狀的信心。經(jīng)常回憶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將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發(fā)自信心。
5.學會對比
在與別人比較時,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產(chǎn)生,應該選擇與自己各方面相類似的人、事比較。否則與自己懸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點與別人的優(yōu)點相比,總免不了自卑感。與人比較時要講究“可比性”——選擇適當?shù)膮⒄障?,否則只有“人比人,氣死人”。揚長避短。例如蘇格拉底其貌不揚,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在哲學領域大放異彩。
如何消除
良好的個人因素對自卑的克服有重大的影響,同時也是建立自信的基礎。面面俱到的優(yōu)秀者、強者肯定與自卑無緣,問題是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在生理、心理、知識、能力乃至生活的各方面都是一個強者、優(yōu)秀者,即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此從理論上說,天下無人不自卑,自卑的情形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產(chǎn)生,幾乎所有的人都存在自卑感,只是表現(xiàn)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成功者能克服自卑、超越自卑,其重要原因是他們善于運用調(diào)控方法提高心理承受力,使之在心理上阻斷消極因素的交互作用。從環(huán)境及主體兩個不同角度,不僅具體分析了自卑產(chǎn)生的根源,而且找出了克服自卑的方向。
一般情況下,成功者運用的調(diào)控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認知法
就是通過全面、辯證地看待自身情況和外部評價,認識到人不是神,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會全知全能這樣一種現(xiàn)實人生。
二、轉(zhuǎn)移法
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自己感興趣也最能體現(xiàn),自己價值的活動中去,可通過致力于書法、繪畫、寫作、制作、收藏等活動,從而淡化和縮小弱項在心理上的自卑陰影,緩解心理的壓力和緊張。
三、領悟法
也是心理分析法,一般要由心理醫(yī)生幫助實施。其具體方法是通過自由聯(lián)想和對早期經(jīng)歷的回憶,分析找出導致自卑心態(tài)的深層原因,使自卑癥結經(jīng)過心理分析返回意識層,讓求助者領悟到:有自卑感并不意味自己的實際情況很糟,而是潛藏于意識深處的癥結使然。讓過去的陰影來影響今天的心理狀態(tài),是沒有道理的,從而使人有“頓悟”之感,從自卑的情緒中擺脫出來。
四、作業(yè)法
如果自卑感已經(jīng)產(chǎn)生,自信心正在喪失,可采用作業(yè)法。方法是先尋找某件比較容易也很有把握完成的事情去做,成功后便會收獲一份喜悅,然后再找另一個目標。在一個時期內(nèi),盡量避免承受失敗的挫折,以后隨著自信心的提高,逐步向較難、意義較大的目標努力,通過不斷取得成功,使自信心得以恢復和鞏固。一個人自信心的喪失往往是在持續(xù)失敗的挫折下產(chǎn)生的,自信心的恢復和自卑感的消除也是從一連串小小的成功開始。每一次成功都是對自信心的強化。自信恢復一分,自卑的消極體驗就將減少一分。
五、補償法
即通過努力奮斗,以某一方面的突出成就來補償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劣等感)。有自卑感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弱點,就要設法予以補償。強烈的自卑感,往往會促使人們在其他方面有超常的發(fā)展,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代償作用”。即是通過補償?shù)姆绞綋P長避短,把自卑感轉(zhuǎn)化為自強不息的推動力量。耳聾的貝多芬,卻成了劃時代的“樂圣”;許多人都是在這種補償?shù)膴^斗中成為出眾的人的。
自卑就如泥潭,倘若深陷其中,就很難自拔。最后強調(diào)指出: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完全不必為“自卑”而彷徨,只要把握自己,成功的路就在腳下。
如何消除自卑感
幫助孩子們消除自卑感,父母和教師要注意不要輕率地隨意貶低他們的能力或品質(zhì),以免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多給予褒揚和鼓勵。孩子自己也要有“我能行”的一種信念,恰到好處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種自信。平時不管做什么事情,不可操之過急,目標不可定得太大太高,不然就易于受挫??蓪⑺纸鉃橐粋€個小目標,這樣就易于打勝仗,而每次成功都對自己是一種激勵,這有利于提高自信心。要以寬容、豁達的態(tài)度來對待挫折,并進行恰當?shù)摹按煺蹥w因”,即造成挫折的原因要分析得正確,然后想辦法去克服困難。
自卑猶如孤獨的孿生姐妹,有自卑的存在,就擺脫不了孤獨的陰霾。人人都可能有孤獨的時候,但孤獨并不意味著就是獨來獨往。孤獨就是對周圍一切缺乏了解,對所處環(huán)境及周圍的人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如果一個人長期沉浸于孤獨的心理狀態(tài),將對智力發(fā)展、情緒、語言交流等方面產(chǎn)生障礙。
自卑的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表現(xiàn)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zhì)評價過低,同時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xiàn),諸如害羞、不安、內(nèi)疚、憂郁、失望等。
自卑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導致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下降,出現(xiàn)社會適應不良等等。今天在這里介紹一下,五個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
1.心理減壓
有的人產(chǎn)生自卑的原因很簡單也很偶然,并非情況很糟,但一時的陰影往往久久不能散去,使他不能以平常心去面對新的工作與生活。對這種情況,要學會如何調(diào)整心理壓力,讓其從自卑的情緒中擺脫出來,可幫換換環(huán)境,調(diào)整一下形式與方法等,就可能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環(huán)境感染
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一個充滿友情的氛圍。在自己需要的時候,能有親人與朋友與自己及時的進行感情上的溝通、生活上的幫助。同時有人能關心自己的成長進步,鼓勵自己發(fā)揮積極性,不斷克服自卑心理。
3.正確認識
學會從多角度看問題,全面辯證地看待和評價自己,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樹立自信心。要用理性的態(tài)度面對失敗和挫折,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棄追求。善于挖掘自己的潛能、利用自身的特點,大膽嘗試,勇于拼搏。
4.鼓勵自己
善于運用表揚與肯定的方法樹立自己的自信心。在工作、學習、思想方面的積極表現(xiàn)、正確做法和細微的進步,要采取一定的方式給予及時的、恰當?shù)脑u價和鼓勵,并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從而使自己受到鼓舞,增強自信心。在批評其缺點或錯誤時,也要適當?shù)目隙ㄆ浞e極因素,做到批評中有鼓勵。
5.目標激勵
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的失意,往往會促使他想方設法在其他方面有超常的發(fā)揮,以維系其心理平衡,保護其自尊心。我們要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找準容易成功的突破口,幫助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和計劃,并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鼓勵自己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使其獲得某種成功,找回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