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你的感覺被別人體會、了解嗎?
如果有一個人能夠體會、了解你的感覺,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比如說,假如你是個爸爸,你的辛苦被太太了解了,你的努力被孩子認可了,你的付出被他們同理了,請問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的心一定是打開的,你會心甘情愿為這個家做牛做馬。
比如,你是爸爸或媽媽,你會為孩子付出很多,而且你的付出,還應該包括體會到孩子的感受。如果你越付出,孩子的感受離你越遙遠,或者你認為你做了很多,卻根本沒抓住孩子的感覺,你就會覺得很累, 因為你的表達是不對的。
當你的表達不對,你說再多都沒有用,因為孩子沒有對你把心打開。因為你總是想要命令他,或者想要干涉他,或是你過度關心他,卻并沒有真的去體會他的感受。一旦這樣的對立、分別起來了,你就落入痛苦的模式了。
所以,許醫(yī)師第一個想說的是:表達是需要學習的。而且你一定要開始去問自己一個問題: “跟別人溝通的時候,我能不能改變我所使用的表達方式?”
如果你想要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卻永遠只用罵的方式,比如“功課寫完了沒有?還不早點睡?你煩不煩啊……”那么,請你開始改變這種溝通方式。因為你講來講去,就是那幾種表達,你沒有學會新的表達,沒有學會一種輕松幽默、甚至同理的表達方式。
所以,我一直在強調(diào)各種情緒的表達,配合上表達的技巧及感受上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人的感受出不來。比如,我在做兒童或青少年的治療,我真的做得很出色。因為我的治療方法是——說出那個孩子的感受。當那個孩子的感受被治療師了解了,有時候孩子當場就流下了眼淚,情緒當場就出來了。
當你能夠去了解到對方的感受、說出對方的感受,那個情感的力量就起來了、感受的力量就起來了。感受的力量有時比頭腦的力量還要大!
接著,我要你繼續(xù)問自己第二個問題,這是個關于自我覺察的問題:“我是否是一個經(jīng)常壓抑情緒的人?"
大家不要意外,所有的癌癥病人都認同這句話,所有容易生病的人也都認同這句話。有時候,也許你也想表達壓抑的情緒,有時候你也想跟家人表達愛,可是一表達出來,就讓人覺得很啰嗦,你的孩子可能會說:“你管好自己的事,我的事我自己會處理,你不要再講下去了。”
其實你的小孩要的是一種了解和溝通。如果你要跟孩子溝通,不要開口就說怎么樣怎么樣,而是要這樣說:“孩子,我有一些內(nèi)心的感覺想跟你溝通。”你要去跟他講你內(nèi)心的感受,比如,你可以這樣說:“孩子,媽媽的內(nèi)在有一些對未來的恐懼,媽媽想跟你分享?!?當你說出你的感受,你不要去攻擊他,也不要去說出他的內(nèi)心,孩子自然就會聽你說你的感受。
我們來探討一下為什么孩子不想跟你溝通。如果你跟孩子談,你完全不要談他的事。你在孩子面前剖析你的感受,你可以跟孩子這樣講:“在婚姻里面,我一直感覺到很多的無力感。因為媽媽一直希望爸爸從事他本來的工作,可是爸爸的工作一直不穩(wěn)定,所以我對未來,有很多不確定感。我在我的婚姻里面,學習面對我的害怕?!碑斈氵@樣跟孩子說,孩子的反應也許會出乎你的意料,孩子可能會說:“媽媽,沒問題, 我陪你一起面對。”
再比如,爸爸跟孩子說: "其實爸爸在還沒準備好當先生之前,就結婚了;在還沒準備好當父親之前,你就生下來了。其實爸爸對于當父親這件事,是害怕的。我怕我扛不了責任, 我害怕我賺的錢不夠給你們念書,將來沒辦法送你們出國留學。其實爸爸內(nèi)心有很多恐懼,擔心我賺的錢不夠,甚至擔心你們會看不起我這個做父親的。因為我這個做父親的,在這社會上的地位并不是太高,收入也只算中等而已。所以,我甚至擔心,你們會不會并沒有以爸爸為榮?!?/p>
當爸爸跟孩子這樣說出內(nèi)心的話,孩子會說:“爸爸,你想太多了, 今天不管你的錢賺得多還是少,我們都是愛你的。爸爸,你以為我們會因為你收入不夠多而看不起你嗎?爸爸,這么多年來,我們看到了你的用心。每次當你被炒了,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我們看到你半夜睡不著覺,我們看到你很努力想要賺錢為這個家好。爸爸你放心, 我們永遠支持你?!边@就是表達。
可是,生活中的“表達”卻總是充滿了責罵的??赡芤粋€爸爸很盡力,面對社會的威脅及自己的無力感,他會開始盯著孩子的功課。他會跟孩子說:“你是怎么搞的?為什么書還不好好念啊?你知道社會是充滿競爭的嗎?你這樣念書,你覺得自己會有未來嗎?" 其實是這個爸爸感覺不到未來,是這個爸爸對未來感到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因為他沒有做真正的表達。
因此,要做到真正的表達,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心軟下來、 軟下來、 再軟下來,說一些“雞皮疙瘩掉滿地”的話,這些話才是你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
所以,你一定要學習如何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學習如何用言語把藏在內(nèi)心很多年的感受表達出來,學習使用言語把放在心里從來沒有說出來的感覺說出來。而當你在表達感受的時候,你和對方不會吵架,氣氛會靜下來。
我相信有很多父母從來沒有讓孩子明白過,自己是多么想念孩子。比如說,我曾看過一個廣告:爸爸買了一條600元的白鯧,然后等女兒回來。后來女兒打電話過來說,這個禮拜不回家吃飯,爸爸就說:“這樣啊!”其實那話語中隱藏了許多失望。然后爸爸馬上去跟老板娘換成小條的白鯧,自己吃??墒撬麤]在電話里跟女兒說: “你回來吧!我已經(jīng)想念你好幾個月了,你不回來,白鯧也沒人陪我吃?!?/p>
其實,這個爸爸可以這樣向女兒表達:“爸爸很久沒看到你了,你回來陪爸爸吃一頓飯吧!爸爸想你想到吃不下、睡不著。”你完全可以這么去表達,你只是負責表達你真實的感受。當然,女兒要不要回來,是她的自由,而不是你表達完,女兒就一定得回來。
你只需負責表達出對孩子的思念;表達自己年紀越大,越希望跟孩子多說說話;表達過去都在為孩子付出,現(xiàn)在也希望孩子可以對你付出和陪伴??墒沁^去的你,從來不敢這樣表達,你永遠說:“孩子要在都市工作,要賺錢,我們要體諒他?!蹦悴粩鄩阂肿约旱母惺?。其實你可以表達,甚至可以討論, 而且就算表達了,孩子也不一定會回來。 但起碼你表達出來了,至少可以溝通一下,至少有個感受的交流。而表達之后,縱使孩子拒絕了你,可是他也知道你的問題在哪里了。
所有的表達都會開啟真正溝通的過程。表達在于你自己,而對方能不能改變,在于他自己。不過,你一定要做你的表達,而不是把很多話都放在心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