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失控應如何處理?什么是幸福?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一種觀點可以傳達什么是幸福,這就是積極心理學的幸福公式。積極心理學不只是用心理學來治療心理疾病,重要是用心理學來增加生活的豐富性。
幸福公式=設定值40%+生活狀態(tài)10%+自發(fā)活動50%
設定值:即使遇到同樣的情況,也有人認為是進退兩難,也有人認為是機遇,設定值會根據(jù)不同的思維習慣而變化。
生活狀態(tài):生活中的每一天,幸福感都會因為不同的事件而暫時的上升或下降。
自發(fā)活動:你是否參與自己選擇的活動?你是按照你選擇的感覺生活的嗎?如果你覺得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你的幸福感會迅速增加。
掌握幸福公式的三個關鍵點,改變慣性的消極情緒習慣,大大提高幸福感。
1、設定值:改變思維習慣,找出積極意義
每個人都曾受到對自己缺乏信心、找不到生活和工作的意義等消極情緒的攻擊。
然而,這種情緒是否會在你的心中長時間停留,或者可以立即消除,都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jié)果。
容易產(chǎn)生消極思維的人,只要他們采取一種引起自己興趣的思維方式,就可以擁有積極的態(tài)度。
找到什么意義才能讓自己愿意投入這因人而異,然而在這件事上找到成長的意義是一種有效的思考習慣。
2、生活狀態(tài):改變環(huán)境的習慣,讓不變的自我成長
如果你有夢想和目標,僅僅把它們寫在紙上是不現(xiàn)實的。只有當你進入新的世界,與人接觸,傾聽和感受,你才能獲得存在感。
不同的社區(qū),不同的成員,人們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日常交往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的,對同一件事的解讀也是不同。
這樣的差異沒有好壞之分。個人和團體是一樣的,他們都想生活在熟悉的行動和思維方式中,才能感到自在、安全和穩(wěn)定。
如果你想讓生活有很大的改變,請轉(zhuǎn)移一個可以提升自己的環(huán)境,改變自己原有的生活狀態(tài),遇到過理想生活的人,你就會看到自己的目標和任務。
3、自發(fā)活動:改變感覺習慣,設定簡單的原則,收回生活主導權
為了創(chuàng)造積極的情緒,收回生活和工作的主導權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幸福公式中提到的,自發(fā)行為控制著50%的幸福感。
如果支配力和自制力能影響幸福感的程度,你可以理解,在所有的習慣中,流行“早起”的理由,早起原因?qū)γ總€人來說都是不同的。
如果你覺得你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你的充實感就會增強。
要拿回主導權,首先試著寫下你被什么愚弄了,然后決定出簡單的原則并付諸實踐。例如:
每天早起一小時,以擺脫混亂的日子。
在你開始工作之前,早上花10分鐘制定一個計劃,這樣你工作就有了方向。
智能手機晚上10點關機,以擺脫刷視頻的慣性和沉迷。
寫日記回顧一天,哪怕這一天玩得團團轉(zhuǎn),最終還是要面對自己。
當你被負面情緒沖昏頭腦或者你的充實感下降時,你應該處于受制于他人的模式。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只要從簡單決定的原則開始,你就能找回主導權,人生選擇也會增加或許你將從這里展開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