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就是三分鐘熱度,玩啥都是不到 5 分鐘就要去干別的去。
我兒子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家里買的繪本他一本也看不進去。
相信有這樣感受的家長不在少數,「熊孩子」怎么就坐不住呢?
其實,孩子能不能沉浸在手上的事物,主要是由專注力決定的。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經常被無關緊要的事吸引,就是專注力不足的表現(xiàn)。
比如孩子在戶外玩,一會兒被小花吸引,一會兒又跑去看小螞蟻。這樣的狀態(tài)叫做隨意注意,孩子看似一點也不專注,但其實正是這樣的狀態(tài),激發(fā)他對世界探索,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與隨意注意相對的,是有意注意,指的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狀態(tài),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專注力。
那真正意義上講,孩子專注力不好有哪些表現(xiàn)呢?今天我們來詳細說說。
容易分心:
孩子在進行任務或活動時,很容易被周圍的聲音或事物分散注意力。
完成作業(yè)困難:
孩子在完成家庭作業(yè)或其他任務時表現(xiàn)出拖延,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
粗心大意:
孩子經常在閱讀、寫作或做數學題時犯一些粗心的錯誤。
記憶力差:
孩子難以記住重要的信息或指示,經常忘記事情。
組織能力差:
孩子難以組織和規(guī)劃自己的活動,比如整理書包、準備上學等。
活動過度:
孩子表現(xiàn)出過度的活動,難以安靜地坐著或保持不動。
經常打斷別人:
孩子在對話中經常打斷別人,因為他們難以等待輪到自己說話。
情緒波動大:
孩子可能因為缺乏耐心而容易感到沮喪或生氣。
難以遵守規(guī)則:
孩子在游戲或集體活動中難以遵守規(guī)則,經常需要別人提醒。
對細節(jié)不關注:
孩子在完成任務時經常忽視細節(jié),導致工作質量不高。
容易放棄:
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容易放棄,缺乏堅持到底的毅力。
參與活動時心不在焉:
孩子在參與活動時顯得心不在焉,似乎對正在進行的活動不感興趣。
經常丟失物品:
孩子經常丟失鉛筆、書本或其他個人物品。
難以跟隨指令:
孩子難以按照一系列復雜的指令行事,經常遺漏一些步驟。
在需要專注的任務上表現(xiàn)不佳:
孩子在需要長時間專注的任務上,如閱讀或寫作時,表現(xiàn)不佳。
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上述多個跡象,并且這些行為在多個場合(如學校和家庭)中持續(xù)出現(xiàn),可能需要進一步評估孩子的專注力問題,并考慮尋求專業(yè)的幫助,如咨詢兒童心理專家或教育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