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暴躁怎么辦?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 小孩喜歡發(fā)脾氣的情況,許多家長都能引起共鳴。自家孩子的常態(tài)是:自家的孩子在和小朋友玩,不高興了就上手大人。其實家長的脾氣也好不到哪兒去,父母們有時也會對孩子大喊大叫。新聞中經常報道,雙方因一點小事沖突,造成傷亡的現象時有發(fā)生。這些人遇事的第一反應就是率性而為,不能很好打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沒有意識到,失控的情緒并不能解決問題。那么,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新聞動態(tài) 2017年11月01日 2 點贊 0 評論 926 瀏覽
七個男人愛你的真心表現 一個男人若是真心的愛你,他會迫不及待的把你介紹給他的死黨,把你帶回家介紹給自己的父母,對你的小脾氣表現出來的是足夠的寬容等等,下面一起來了解可看出男人真心愛你的幾個表現。 新聞動態(tài) 2017年11月01日 4 點贊 0 評論 879 瀏覽
從網癮少年到陽光小伙子 小浩是個目前正在上高二的小伙子,長得眉清目秀的,但是性格稍微有點內向,不怎么喜歡跟人講話。在進入高中之前,他的學習成績一直穩(wěn)定在中上游水平,可是到了高中后,由于學校是寄宿制,沒有家人看管的小浩突然沉迷進了網絡游戲,成績一落千丈。 成功案例 2017年10月31日 32 點贊 0 評論 2249 瀏覽
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很多,你找到關鍵點了嗎? 小云,今年14歲,上初二,他上小學時候的成績還可以,可是到了初中后成績就開始下滑,最近更是聽到老師跟小云家長反映,孩子在校學習態(tài)度很不認真,經常上課打瞌睡,要不就是遲到曠課,已經被警告過幾次了,孩子父母急了,乘著放假的時間就會對小云進行一番嚴厲批評,甚至以克扣小云的生活費為由讓小云好好學習 成功案例 2017年10月31日 23 點贊 0 評論 2182 瀏覽
激活內在動機——孩子戰(zhàn)勝厭學的法寶 小男孩君君今年9歲,正在上小學三年級,就患上了典型的厭學癥,對學習完全不感興趣,100以內的乘法口訣表到現在還背不全,認識的漢字不超過100個,拼音的四個音調還需要掰手指來分辨。 成功案例 2017年10月31日 13 點贊 0 評論 2068 瀏覽
一位網癮少年母親的心酸控訴 老師,您好!我是一名母親,今年45歲,可是很多人看到我都說我像50多歲的人。我知道自己并不老,只是累,心累,自從孩子上初二迷上網絡后,學習成績就直線下降。眼看著到初三了,可他還是不自知地每天瘋玩,回家不是上網,就是玩手機游戲 成功案例 2017年10月31日 7 點贊 0 評論 2151 瀏覽
【多動癥案例】親師互動讓多動癥云淡風輕 多動癥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青少年時期常見病,有的甚至延續(xù)到成年。有的家長不理解,以為孩子只是單純的調皮,置之不理或嚴加管教,最后效果欠佳,影響孩子的學業(yè)和身心健康。其實多動癥并不可怕,只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干預,就能然孩子走上正確的軌道! 成功案例 2017年10月31日 12 點贊 0 評論 2136 瀏覽
聽聽別人說什么:就算再激動,也請試著把自己的觀點放一旁 嘗試了解一個人想法的來源,或我們稱的“脈絡”,是需要練習的。若沒辦法深入了解,也就無法開放地面對多元的價值與觀點。那該怎么做比較好呢? 新聞動態(tài) 2017年10月31日 3 點贊 0 評論 900 瀏覽
兒童心理咨詢師是怎樣與孩子溝通的? 與孩子的溝通往往并不容易,尤其是0~12歲的兒童,他們的心智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對于語言的理解與反應遠不如成年人,這就是導致大人在與孩子交流時產生困難的原因,當孩子屢次做出大人不喜歡的行為時,大人們只得無奈地搖搖頭,并將孩子的行為歸因于“淘氣”、“脾氣壞”、“熊孩子”之類的標簽。 新聞動態(tài) 2017年10月30日 2 點贊 0 評論 1037 瀏覽
【親子秘籍】情緒也需要教養(yǎng) 嬰幼兒早期的哭泣多半是生理需求未被滿足,例如餓了、渴了或是身體不舒服;另外,當有關愛需求時,嬰幼兒也會哭泣索抱。隨著孩子的成長,哭泣、哭鬧的原因會從單純的生理和關愛需求延伸出更豐富的樣貌,例如重復嘗試卻仍不成功之下而出現的挫折感、事情發(fā)展不能順心如意而感覺不悅等等,因此再怎么乖巧文靜的孩子,在需求無法被滿足時,難免還是會有哭鬧不休或生氣難以平復的時候。 新聞動態(tài) 2017年10月29日 11 點贊 0 評論 1019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