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九月的到來,同時也敲響了暑假結束的鐘聲,暑假的余溫逐漸消散,學生們又回到了美麗的校園。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科醫(yī)生表示開學初出現這樣情況常稱之為“開學綜合癥”,是生活事件的應激問題,為了應對開學導致的變化,就會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應。學生所面臨的壓力往往會引發(fā)“開學綜合癥”。比如:假期的任務沒能按時完成;校園里的人際、學習壓力大而不想上學;此外,還可能與父母分離焦慮有關。那么,哪些學生更容易出現這癥狀呢?一般來說,對于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更易出現“開學綜合癥”。
當然,開學綜合癥和節(jié)假日后有些家長不想上班是很正常的心理現象。為了適應新的環(huán)境,人體需要重新調整,這需要時間。
那么如何讓孩子順利過渡,以更好的狀態(tài)迎接新學期呢?
首先,父母要幫助自己的孩子調整好休息的時間。比如,跟自己的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學校生活的作息時間表,逐步改變孩子的“假期”心理狀態(tài)。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更快地適應學校的作息。
第二,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開學回學的時候,不妨主動邀請孩子聊聊天,聽聽孩子怎么說??梢詥枂栭_學的感受,有沒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了解孩子的情感感受,引導孩子理性對待,做好心理過渡。
溝通過程中要注意
1保持好奇的心態(tài),以開放式提問加引導的方式。
2給孩子一種充分的表達,多加鼓勵,減少負面評價,甚至貼標簽。
3和孩子一起認識并接納負面情緒,不要刻意壓抑或完全否定。
4切勿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有效的溝通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可以被聽到,被理解和被接受。
另外,父母也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在親子溝通中保持心態(tài)平和,情緒穩(wěn)定。當我們帶著擔心、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和想法做事時,雖然事件本身是中立甚至積極的,但我們的行為必然會消極?;貞浺幌?,在你和孩子發(fā)生爭執(zhí)后,你的情緒是什么,你的情緒是否影響了你對事情的處理。如果有,試著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
假如父母發(fā)現自己的孩子在開學的這段時間出現以下的情況一定要特別注意,如:情緒低落、心慌、無緣無故發(fā)脾氣、全身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有的還會有頭痛、胃痛等軀體不適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