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圖中的人騎腳踏車向著你靠近或者離你而去?
如果你看成他向你靠近,表示你是樂觀的人。
如果看成他離你而去,表示你是悲觀的人。
如果看到他向你靠近,突然又離你而去,表示你電腦看太久該休息了…..
好啦,以上是瞎扯。
這是《國家地理》大腦游戲(Brain Games)主題網站中的一張錯視圖形,和被廣為流傳的「旋轉的舞者」一樣,同時可以被大腦解讀成兩種信息-遠離或靠近的單車騎士、左旋或右旋的舞者。這樣的錯視圖形真的可以像傳說中一樣,判斷出觀察者是左腦或右腦思考嗎?
不可能!
網頁設計師茅原伸幸(Nobuyuki Kayahara)在2003年設計出的「旋轉舞者」圖像
要回答這問題,得先回到1980年代之前,科學家對大腦左右半球了解非常有限。當時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羅杰斯佩里(Roger Sperry),為了要避免癲癇病患半腦不正常放電透過胼胝體(corpus callosum)波及到整個大腦,于是執(zhí)行了「裂腦」(split-brain)手術,切除了病患的胼胝體。病患癲癇的狀況確實獲得改善,但是卻有些「怪怪的」-像是叫不出左視野看到的物品。
原來胼胝體負責連接左右半腦,失去胼胝體,左視野的信號進入右腦后,無法和位在左腦的語言功能區(qū)溝通,病患就叫不出物品的名字了。從裂腦手術意外發(fā)現(xiàn)左右腦區(qū)功能不同并由中間的胼胝體連接,也讓斯佩里贏得1981年的諾貝爾生醫(yī)獎。
斯佩里開啟了腦側化(Lateralization of brain function)的研究,也就是現(xiàn)在我們常聽到的左腦處理語言、邏輯、右半側的身體活動、右視野視覺……,而右腦處理書寫、情緒、空間概念、左半側身體活動、左視野視覺……。
回到最初的問題,既然左右半腦掌管不同的功能,那么有可能藉由一張圖片來判定你是左腦或右腦型思考嗎?
2007年底,這則流言正熱門時,耶魯大學醫(yī)學院(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神經學家?諾維拉(Steven Novella)還特別在他的博客NeuroLogica澄清了這則流言(可能因為流言中提到是耶魯大學的研究……),提到這并不合理,即使我們有左右腦區(qū),但是得彼此連接才能完成任務,而且也沒有所謂的「左腦型」或「右腦型」性格。他還補充說,要測試一個人的能力不能單靠一張圖,得有一系列的測試,盡管如此,測試還是有運氣的成份在,所以分數(shù)也未必具有代表性。(推薦閱讀:〈右腦開發(fā)的傳聞與真相〉)
數(shù)理能力超群的人也不能稱作「左腦人」。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心理學家歐波伊(O’Boyle)發(fā)現(xiàn),那些具有數(shù)學天賦的學生,仍然需要左右半腦共同作用才能解題,異于常人的地方則在于左右半腦的信號交換較為密集。「右腦掌管情緒」的觀念也被推翻;這幾年透過fMRI的研究發(fā)現(xiàn),左右半腦的部份腦區(qū)都參與了產生情緒的過程。
此外,腦的功能區(qū)其實很有彈性,不全然左右半腦涇渭分明。一些失去半邊腦部的患者雖然失去了半邊身體動作能力和半邊的視覺,但是像是語言之類的心智能力會保留在剩下的一半腦區(q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