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消除強迫恐懼癥,情緒是觀念對事實的反應,事實具有絕對性的。我們時時刻刻的身心感受就是我們的真實,對身心真實感受或事實的評價決定了強迫癥患者的情緒。評價是由兩個極端對立的觀念組成的,如自信與自卑、勇氣與怯懦等等。觀念幫助我們理解和解釋事物的,而不是事物的全部。
01. 觀念的兩極性
我們的大腦思維是由各種各樣的觀念,由種種極端對立的觀念組成的。沒有人是絕對自信的,沒有人是絕對自卑的,沒有人絕對冷靜的,沒有人絕對慌張的。人性在極端對立的兩極之間不斷變化。兩極之間的對立越大,變化的范圍、豐富性和強度就越大,情緒的波動就越大,精神活動也就越豐富。
但強迫患者不理解這些。他們認為好的觀念,比如自信、力量、高貴、勇氣等等。癡迷于觀念和沉迷觀念實際上是沉迷的極端。因為觀念是由兩個極端組成的,所以生活變得死板。因為極端,強迫患者對人和事的容忍度很差,不能容忍自己和別人,做人做事缺乏靈活性。更重要的是,強迫患者他們不明白事實和真實就在當下的那一刻,其實沒必要后悔,因為后悔也沒用,只有接納,也只能接納。
02. 觀念的功利性
觀念的出現(xiàn)是由于恐懼。面對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人們的大腦只能用觀念去認識,簡單地去理解它,尋求一種控制感,從而獲得一種安全感。神經(jīng)癥患者對觀念的迷戀是由于恐懼和不安全感。強迫者對觀念的癡迷帶有強烈的功利,把觀念分成好的和壞的,應該和不應該……事實上,強迫者是絕不承認自己是功利的,因為他們的功利主義披上了一層崇高、偉大、善良或道德的虛幻外衣,這是強迫者自我欺騙的行為。
自信、驕傲、堅強、灑脫、完美、優(yōu)秀、寬宏大量、勇敢是好東西,自卑、軟弱、謹慎、后悔、吝嗇、懦弱是壞東西。為什么?因為在社會交往中,自信等好東西是非常吸引人的,它們可以得到掌聲和贊揚,也受到社會的尊重。我們甚至要消除自卑、軟弱、謹慎、懦弱等情緒。
在貪欲的影響下,強迫者盡量打壓和壓抑自己,把思維的功利性發(fā)展到了極致。他們對好觀念、好情緒的癡迷,對壞觀念、壞情緒的恐懼,極端觀念對應著極端恐懼。他們認為什么一定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歸根結底,它與利弊直接相關。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強迫者思維的功利性了。
03. 觀念與情緒對立統(tǒng)一
每個觀念都對應一種恐懼,極端觀念對應極端恐懼。如果你認為完美是好的,那么你對不完美的事實必然是恐懼和厭惡的。因此,強迫癥患者的情緒特點是,在普通人都有的情緒上多了一層恐懼。因為恐懼,強迫性的人更迷戀那些好的情緒觀念,對好的情緒觀念的迷戀也在不斷加強,對壞的情緒觀念的恐懼越陷越深。這種觀念是由恐懼產(chǎn)生的,因為恐懼而強烈,并對恐懼作出反應,使恐懼更大,循環(huán)往復。